当前位置:首页>头条新闻>正文

第三届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大会在苏州举行:1500家企业共绘科技转化新蓝图

时间:2025-05-19作者:苏州新闻网阅读:18分类:头条新闻

  

  5月16日至18日,苏州国际博览中心迎来了一场科技界的“奥林匹克盛会”——第三届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大会。这场由江苏省国防科工办、苏州市政府与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联合主办的会议,以**“融合共进,向新聚势”**为主题,吸引了约1500家参展企业,犹如一场硬核科技的“嘉年华”,将实验室的尖端成果推向产业化的快车道。

  政产学研共聚,擘画转化新蓝图

  开幕式上,江苏省委副书记、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,副省长李忠军,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等重量级嘉宾悉数到场。这场高规格的阵容,凸显了国家对技术转化的战略重视。刘小涛在致辞中强调,苏州作为长三角创新高地,正以“全链条服务”打通成果落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——从实验室的论文到工厂的生产线,政府搭建的桥梁让技术不再“束之高阁”。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奉思的出席,则象征着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深度握手。

  1500家企业同台,技术“货架”琳琅满目

  展区现场,参展企业数量较往届增长20%,覆盖人工智能、高端装备、新材料等十大领域。若将技术成果比作商品,这里便是全球最大的“科技超市”:有的展台陈列着如“乐高积木”般可灵活组装的工业机器人,有的则展示着薄如蝉翼却强度堪比钢铁的新材料。一位参展商形容:“过去找客户像大海捞针,现在这里成了精准对接的‘技术相亲会’。”

  从专利到生产力:转化模式的三大突破

  大会特别设置了“转化路径工作坊”,首次公开国防科工局“解密技术清单”,这些原本用于航天、军工的“黑科技”,如今可像“开源代码”一样被民用企业申请使用。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提到的“专利导航”机制,则像给科研团队配备了一位“商业导游”,通过大数据分析,直接锁定潜在市场需求。此外,苏州市政府推出的“转化保险”试点,如同给技术交易上了“安全带”——若成果产业化失败,保险公司将承担部分研发成本。

  资本与技术的“探戈舞会”

  在同期举办的投融资对接会上,红杉资本、深创投等50余家机构组成“猎手团”,对30个重点项目抛出橄榄枝。一个纳米级传感器的项目,仅在路演后2小时就获得2亿元意向投资,投资人笑称:“这比‘直播带货’还高效。”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林泽炎指出,这种“技术+资本+场景”的三维匹配,正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标配。

  下一站:全球技术转化枢纽

  闭幕式上,主办方宣布苏州将建设“国际技术转化示范区”,计划三年内引进100个跨国技术转移项目。正如苏州市长吴庆文所言:“我们不仅要当‘中国工厂’,更要成为‘世界实验室’。”这场大会的余波,或许将如太湖的涟漪,从苏州扩散至全球创新版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