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头条新闻>正文

乌克兰宣布放弃核武库 美乌签署矿产协议推进重建‌

时间:2025-04-19作者:小赵阅读:108分类:头条新闻

  

  2025年4月18日,乌克兰政府正式公布与美国达成的矿产协议意向备忘录文本,其中明确提及乌克兰“自愿放弃世界第三大核武器库”。此举标志着乌克兰在战后重建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,同时也引发国际社会对地缘政治格局变化的广泛关注‌。

  协议核心内容

  设立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‌

  根据备忘录,该基金旨在吸引美国及国际资本投入乌克兰基础设施、能源和矿产领域,以支持经济复苏。协议强调,矿产开发的“增量收益”将优先用于乌克兰重建项目‌。

  核武器库问题的历史性确认‌

  美乌双方在协议中共同承认乌克兰“自愿放弃核武器库”的既定事实。乌克兰曾于1994年签署《布达佩斯备忘录》,销毁苏联遗留的1272枚核弹头及发射系统,以换取主权保障,但这一承诺在2022年俄乌冲突中失效‌。

  美国承诺尊重乌克兰欧洲一体化义务‌

  协议明确,美国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及履行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债务协议,确保矿产合作不与乌克兰的“欧洲道路”冲突‌。

  合作进程与后续安排

  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计划于下周访问美国,与美财长贝森特就基金运作细节展开技术性磋商。双方谈判团队需在4月26日前完成协议条款修订,并尽快签署最终文件‌。

  协议背景与争议

  乌克兰当前选择以矿产开发权换取重建资金,被部分观察家视为“历史重演”。1994年弃核后,乌克兰未获得有效安全保障,反而因地缘矛盾陷入长期冲突‌。此次协议中,美国通过“共同管理基金”介入乌克兰稀土、锂矿等战略资源开发,引发对乌克兰资源主权的担忧。分析指出,这种“温水煮青蛙”式的合作可能使乌克兰经济进一步依附于外部资本‌。

  国际反应与战略影响

 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曾公开表示:“核威慑仍是国家安全的核心。”乌克兰的案例再次引发关于无核国家安全困境的讨论‌。与此同时,美国通过协议强化对欧洲关键矿产供应链的控制,被视为制衡俄罗斯能源影响力的重要举措‌。

  乌克兰的抉择折射出战后国家的现实困境:在主权让渡与生存需求之间,如何平衡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,仍是国际政治中的未解难题‌。

4.p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