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本地新闻>正文

漕湖夜经济品牌化升级:无人机市集点亮夏夜,传统文化焕活城市烟火

时间:2025-04-22作者:小刘阅读:34分类:本地新闻

  

  2025年4月22日 苏州讯‌

  夏夜的漕湖畔,灯光与星光交织,无人机编队在空中勾勒出运河古韵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画卷,非遗摊位前的手艺人展示着苏绣、核雕等传统技艺,烟火升腾的夜市中飘散着糖粥、蟹粉汤包的香气……这一幅“传统与现代共舞”的夜生活图景,正成为漕湖“夜经济”品牌化的鲜活注脚。

  创新场景驱动:从“流动摊”到“品牌市集”

  漕湖夜市通过规范化管理实现提质升级。街道设立42个流动摊引导点,采用“疏堵结合”模式,明确营业时段与区域,并联合公安部门组建巡逻队保障秩序。在此基础上,引入“低空+文旅”创新业态——无人机试飞基地定期举办光影秀,以科技语言演绎漕运历史、江南水乡文化,单场表演吸引逾万人次驻足。

  夜市内容亦呈现多元化:既有年轻人追捧的创意手作、网红奶茶,也有老字号推出的时令茶点,更有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技艺并开设体验课程,让游客在消费中感受文化浸润。数据显示,2024年夏季漕湖夜市客流量同比提升40%,摊主月均收入超万元,部分传统技艺摊位因互动性强成为“打卡热点”。

  文化赋能:烟火气中的城市记忆新生

  漕湖夜经济的独特竞争力在于“在地文化”的深度挖掘。夜市特设“漕运故事”主题区,通过情景剧表演还原古代漕工生活,结合AR技术让游客“穿越”体验码头盛景;每周举办的评弹夜场、昆曲快闪,则让传统艺术走出剧院,融入市井喧闹。

  这种“传统基因”的现代表达收效显著。来自杭州的游客王女士表示:“带孩子做苏扇DIY时,手艺人会讲解纹样背后的吉祥寓意,这种沉浸式文化传递比博物馆讲解更生动。”夜间文化消费占比从2023年的18%升至2024年的32%,印证了“文旅融合”对消费升级的拉动效应。

  政策护航:构建夜间经济生态圈

  苏州市将漕湖模式纳入“江南夜宴”品牌体系,出台专项政策鼓励商户延长营业时间、创新消费供给,并对文化类摊位给予租金补贴。同时,交通部门加密夜间公交班次,开设“非遗夜游专线”,打通消费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  专家指出,漕湖通过“科技赋能场景、文化提升价值、政策优化环境”的三维创新,不仅重塑了夜间经济形态,更探索出历史街区活化与城市品牌塑造的双赢路径。随着夏季消费旺季临近,漕湖计划推出运河灯会、水上戏剧节等新项目,持续释放“夜色生产力”。

20.png